該課獲2017年“河南省中學語文優(yōu)質課大賽”高中組三等獎
執(zhí)教者:正陽縣職業(yè)中等專業(yè)學校 周思靜
觀察者:駐馬店市基礎教學研究室 吳蕓蕓
【學習目標】
1、知識與能力目標:揣摩文中優(yōu)美的藝術語言,賞析情景交融的寫作手法。
2、過程與方法目標:通過理清文中明暗兩條線索,把握文眼,從而更好地掌握作者在特定情景下所流露出的“淡淡哀愁”和“淡淡的快樂”;結合具體的景物描寫,掌握比喻、擬人、通感等修辭手法。
3、情感態(tài)度與價值觀目標:了解作者“淡淡的哀愁”和“淡淡的快樂”從何而來,理解作者彷徨苦悶的內心情緒和追求自由的精神。
【教學過程】
一、導入新課,明確學習目標
師:同學們,在著名的清華大學中有這么一個美麗的荷塘。
(多媒體出示課件1——清華園中荷花盛開的美景)
每到夏季,朵朵荷花盛開,那碧綠的葉子襯著荷花婀娜的身姿,在徐徐微風中搖曳,非常的美麗。在荷塘旁邊的小路上就曾經留下一位著名作家的足跡。朱自清曾在那里獨自散步,用他的筆描繪了這一方美景。我們今天就追隨作者的足跡,看看是用相機拍攝的荷塘美,還是作者用文字描繪的荷塘更美些?
朱自清的《荷塘月色》是一篇優(yōu)美的寫景抒情散文,同學們覺得這類寫景抒情散文我們應該把握哪些要點來閱讀呢?
(學生發(fā)言,引導歸納為三方面——景物、情感、語言。)
師:同學們的回答能夠切中要害,我們一起來了解《荷塘月色》的學習目標:(多媒體出示課件2)
(一)體味作者獨有的內心情懷,理解感情是散文的靈魂;
(二)欣賞荷塘月色的唯美畫面,掌握寫景的方法和技巧;
(三)揣摩樸素典雅的詩味語言,感悟文字擁有的無限魅力?!?/span>
二、聽錄音,欣賞課文
師:下面我們就來欣賞名家朗誦的《荷塘月色》,隨著那樸素典雅的詩味語言,去想象那唯美的荷塘月色的畫面,進而體味作者獨有的內心情懷?! ?/span>
(師播放課文朗讀音頻,學生默讀)
三、指導學生概括文章內容
師:文章雖長,但由于文字的魅力加之名家聲情并茂地朗誦,我發(fā)現同學們一直陶醉其中。哪位同學概括一下課文內容?! ?/span>
生:本文寫的是作者游荷塘。
師:概括能力是一種很重要的能力。這位同學概括的語言是很簡潔的,但還存在一些不足:一是用詞值得推敲,“游”是單音節(jié)詞,不符合現代漢語的用語規(guī)范;再者“游”有漫游、游覽、游玩之意,究竟是何意,表意不明確;三是內容概括得不全面,丟失了一些重要信息。你能針對這些問題將你的概括修改一下嗎?
(該生思考,口頭修改。將游改為“漫步”,補充“夜晚”這一時間信息,之后面露難色。)
師:你的修改比先前準確了許多,不過你是否考慮過“漫步”是作者的行為,作者在文中主要是寫這一行為嗎?
生:作者是寫自己漫步時所看到的景物?! ?/span>
師:除了寫自己看到的以外還寫到了什么?
生:還有作者想到的?! ?/span>
師:很好。請你將課文內容完整地概括一下。
生:這篇文章寫的是“作者月下漫步荷塘的所見所想”。
(多媒體出示課件3——本課簡要結構圖)
四、重點研究前三小節(jié),落實學習目標1。在閱讀中揣摩品味作者的獨特情感世界?!?/span>
(一) 研究第一小節(jié)——把握獨特心境
師:本文重點寫了作者月下漫步荷塘的所見所想,那么觸動作者月夜漫步荷塘的原因是什么?請從文中找出一句話?! ?/span>
大家異口同聲:“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。”
師:作者為什么“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”?
(多媒體出示課件4——書后“活動體驗4”的前兩段資料:第一段是選自錢理群《關于朱自清的“不平靜”》,后一段是選自孫紹振《超出平常的自己和倫理的自由》)
師:閱讀之后請大家歸納各自的觀點?! ?/span>
生:它們分別從政治和倫理的角度探討了朱自清“心里頗不寧靜”原因?! ?/span>
師:概括得簡潔而準確。作為一個社會人,本身就處在紛繁復雜的矛盾之中。政治的、倫理的矛盾,社會的、家庭的壓力隨時隨地都會壓到我們每個人的身上,這種壓力如果得不到釋放就會郁積在人們的內心,讓人心神不寧、煩惱郁悶。所以開篇的第一句話就將一個心緒不寧,煩惱愁悶的形象推到我們的面前。
師:請一位同學將第一小節(jié)有感情地朗讀一下?! ?/span>
(生讀第一小節(jié))
師:讀得很投入。該節(jié)文字開頭就直接點明了作者的心境,并交代了寫作緣由,那么大家能從這一小節(jié)的哪些詞句中領悟到作者內心的那份“不平靜”呢?
生:(幾乎將第一小節(jié)又讀了一遍。)
師:不錯,這些句子的確能表現作者內心的那份“不平靜”,但“細微之處見精神”,你能否挑出一些詞語來分析品味其中耐人尋味的意味?
(該生說“悄悄”可以表現,但未能剖析到位。)
師:我們大家一起來看第二句中有一個“忽然”,我感到這個詞語耐人咀嚼,夏夜庭院納涼,微風習習,涼爽舒適,盡情享受便是,但作者“忽然”想起日日走過的荷塘,這種跳躍的思維,能讓我們感受到他內心的那份心緒不寧,同時我們又能讀到作者想擺脫煩憂、排遣苦悶、找尋寧靜心情的那份特別的渴望。既然有苦悶就需要通過某種方式加以排遣,朱自清選擇了“月下漫步荷塘”來排遣苦悶和壓抑?! ?/span>
(二) 研究第二小節(jié)——找尋景和情的契合點
師:在“家”與“荷塘”之間有一條小路,文章的第二小節(jié)勾勒的便是這條小路的輪廓。請同學們閱讀第二小節(jié),閱讀過程中圈畫出那條小煤屑路的特點。
生:“幽僻”“寂寞”“沒有月光的晚上,這路上陰森森的,有些怕人。今晚卻很好,雖然月光也還是淡淡的。”
師:回答得很全面。
(多媒體出示課件5——小煤屑路圖片)
這條小路“幽僻…‘寂寞”,今晚因為有“淡淡的月光”而消退了“陰森”和“恐怖”的氣氛。作者說“今晚卻很好,雖然月光也還是淡淡的”,你是如何理解的?
生:說明作者很喜歡這種幽靜淡雅的氛圍?! ?/span>
(其他學生有一些補充但基本停留在分析的層面。)
師:大家的分析是有道理的。作者認為“今晚卻很好”說明今晚的景契合了作者特有的心理狀態(tài)和心靈渴望。作者內心有些落寞、孤獨、愁苦,需要一個寧靜而安謐的環(huán)境來安放和排遣,眼前之景濃淡有致,明暗適宜,豈不很好?
(三) 研究第三小節(jié)——聆聽作者的心靈獨白?! ?/span>
師:下面我們一起朗讀第三小節(jié),讓我們來感知作者的形象,聆聽作者的心靈獨白?! ?/span>
(學生齊讀第三小節(jié))
師:從這一小節(jié)中你解讀到有關作者哪些方面的信息?
生:“像今晚上,一個人在這蒼茫的月下,什么都可以想,什么都可以不想,便覺是個自由的人。”說明作者是一個熱愛自由的人?! ?/span>
生:“我愛熱鬧,也愛冷靜;愛群居,也愛獨處。”從中不但能看出作者熱愛自由的天性,我們還可以感知作者豐富的感情世界?! ?/span>
(很多學生停留在這一層面。教者繼續(xù)啟發(fā)。)
師:在這里我們不但可以感知作者豐富的感情世界,他那種熱愛自由的天性,從“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,一定要說的話,現在都可不理”我們更能體悟到作者在現實生活中所遭遇的各種壓力,以及面對壓力而戴上面具套上枷鎖的苦楚和無可奈何?! ?/span>
“這是獨處的妙處,我且受用這無邊的荷香月色好了。”這里的獨處的妙處,便是做一回真我的自在和快樂,是卸下面具和枷鎖之后的一種妙不可言的輕松和解脫,難怪作者下面描寫的月下荷塘那么富有詩情畫意,荷塘上的月色那么縹緲朦朧,宛如仙境。這恰恰說明了作者已經擺脫了煩惱,進入忘我的境界,盡管這種快樂很短暫,但畢竟真實的快樂自由了一番。
(課堂教學的主體內容始終緊扣專題“慢慢欣賞”,緊扣文本“用心品味”,緊扣學生“思想情感”,從教學實效性出發(fā),循序漸進。)
五、最后學生齊讀前三小節(jié),消化吸收相關內容和信息
以上是《荷塘月色》第一課時的教學內容以及簡要的教學流程,第二課時主要任務是落實教學目標2,與第一課時一樣將目標3的學習與目標2有機地融合在一起,穿插感悟目標3中“典雅”的語言風格?! ?/span>
【名師觀察】
《荷塘月色》是一篇經典散文,屢次入選中學語文教材,屢次被選作公開課的篇目,在新課程理念下再講《荷塘月色》是要有創(chuàng)新意識、探索膽量的。這一堂公開課獲得了聽課老師的高度評價,我認為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:
1.突出語文課的語文性,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(yǎng)為目標,培養(yǎng)學生的探究能力。執(zhí)教老師精心設計了幾個點,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探究,與文本對話,與作者對話,與自已的心靈對話。同時又把這個探究的過程變成了一個讓學生獲得知識、能力和方法的過程,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,做到了“教是為了不教”。
2.緊扣專題要求,努力使學生在“感受·鑒賞”“思考·領悟”兩方面獲得發(fā)展。教師引領學生徜徉在文章優(yōu)美的境界中,發(fā)展想象力和審美力,體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,感受文學作品的藝術魅力,提升審美境界。老師專門留給學生思考的時間和空間,允許學生出錯并設法讓出錯的學生自己糾正錯誤。細細品味,慢慢欣賞,引領學生進入作家的情感世界、精神領地,激發(fā)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。
3.注意追求課堂教學的有效性。這堂課明確了學習目標,進行了有意義的知識建構。學生主動學習,體現了主體性要求,更重要的是教學過程中讓學生獲得了深刻的情感體驗。
4.可能教者有意回避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傳統(tǒng)教學手段,所以整堂課在“積累·整合”,尤其是對全文的整體感知上稍有欠缺。因為對一詞、一句的賞析不可能孤立地進行,只有放在大的語境中才能領悟得更深刻、更透徹?! ?/span>